毛主席的故事
毛主席拜年 在延安時期,流傳著一個“毛主席拜年”的故事,這個故事真實生動,使人們終生難忘。 據當時在毛澤東身邊的工人員回憶:1941年春節前一天,毛澤東一早就來到棗園鄉政府向民眾拜年。當毛澤東走進鄉政府院內,鄉長楊成富和鄉里幾位年長的老人就急忙迎出門來。毛澤東加快了腳步,笑著上前與大家一一握手問好,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大家簇擁著毛澤東走進窯洞里坐下,于是就攀談起來。毛澤東說:“今天第一件事是給大家拜年,第二件事是征求大家對當前工作的意見和看法。”大家聽毛澤東這樣一說,談起邊區兵強馬壯,抗戰形勢大好。毛澤東聽了說:“今天我們不說這些,說點別的。”大家即改口談起軍民團結魚水情深,黨中央和民眾心連心。毛澤東擺了擺手說:“不不,大家要談我們不足的地方,談我們的缺點和錯誤。”頓時,在場的人一下子都愣住了,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談什么是好,顯得十分拘謹。毛澤東看出大家心里有顧忌,不便啟齒,就引導說:“我們共產黨是真心實意為老百姓服務的,制定的各種規章制度和方針政策,都是要讓大多數人開心滿意,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歡迎。”說到這里, 毛澤東看了看大家,接著懇切地說:“如果聽不到你們的心里話,得不到你們的批評幫助,不知道你們在想什么,不了解你們的希望和要求,我們的工作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標,我們的決策就會出現偏差和失誤。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呀?” 毛澤東這番話語,使大家陷入了沉思。大家想:世上哪有一個達官顯宦不愿聽老百姓為他們歌功頌德的話語,可唯獨今天的共產黨領導人偏偏愛聽老百姓的批評意見。于是,大家敞開思想,無拘無束地談起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有的說,自從部隊來到陜北,征用的公糧太多,老百姓負擔不起。也有的說,吃糧問題解決不了,老百姓生活困難就會加重,部隊也得不到很好發展……你一言,我一語,大家的意見越提越多。 這里的人都知道,陜北地處黃土高坡,土地貧瘠,幾乎年年收成欠佳。近幾年部隊來到這里,人口劇增,吃糧就更不夠了。再加上國民黨區實施經濟封鎖,糧食和一些生活用品被禁運。這樣一來,邊區糧食緊缺和經濟不景氣就可想而知了。(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