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故事
獨立自主的探索和實踐精神 毛澤東是一個偉大的名字,毛澤東思想是一個光輝的思想,這個名字和思想同我們黨的歷史、人民軍隊的歷史、新中國的歷史、中華民族的歷史息息相關、緊密相連。今年是毛澤東誕辰一百三十周年,學習和緬懷毛澤東偉大而光輝的業績,學習和繼承他崇高的精神風范,對于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干、勇毅前行,創造新的歷史偉業,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我們黨真正懂得獨立自主是從遵義會議開始 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方面之一,是 毛澤東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1963年9月3日,毛澤東在會見由中央委員會主席艾地率領的印度尼西亞共產黨代表團時,回顧中國共產黨歷史,曾講過這樣一段話:“離開了先生,學生就自己學。有先生有好處,也有壞處。不要先生,自己讀書,自己寫字,自己想問題。這是一條真理。過去我們就是由先生把著手學寫字,從一九二一年黨成立到一九三四年,我們就是吃了先生的虧,綱領由先生起草,中央全會的決議也由先生起草,特別是一九三四年,使我們遭到了很大的損失。從那之后,我們就懂得要自己想問題。我們認識中國,花了幾十年時間。中國人不懂中國情況,這怎么行?真正懂得獨立自主是從遵義會議開始的,這次會議批判了教條主義。”毛澤東的這段談話,是對我們黨從1921年7月建黨至1935年1月召開遵義會議的歷史所作的概括性敘述,這段敘述不僅講得準確權威,而且講得非常形象和生動。 毛澤東后來還說過:“中國這個客觀世界,整個地說來,是由中國人認識的,不是在共產國際管中國問題的同志們認識的。共產國際的這些同志就不了解或者說不很了解中國社會、中國民族、中國革命。對于中國這個客觀世界,我們自己在很長時間內都認識不清楚,何況外國同志呢?”回想這一段歷史,我們黨從小到大、由弱到強,一路走來是十分不容易的。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中國共產黨是在共產國際(第三國際)的指導和幫助下建立的。1921年7月,我們黨召開一大時,共產國際派代表馬林、尼克爾斯基參加了會議,兩個人還在會議上講了話、作了指示。黨的一大通過的第一個綱領中專門寫上了“聯合第三國際”的內容。1922年7月,黨召開二大時,通過了一個決議,正式加入第三國際。這就意味著中國共產黨是共產國際的一個下屬支部。按照共產國際的組織原則和紀律規定,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少數服從多數,那么,從此以后共產國際所作出的一切決議、決定和指示,中國共產黨都必須無條件貫徹執行,而中國共產黨黨內的一切重要事項也必須及時向共產國際請示報告。這就提出了一個如何處理好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的關系問題,也就提出了一個如何保持中國共產黨自身獨立的問題。 第三國際成立于1919年,于1943年解散,共存在24年。1956年9月22日,毛澤東在會見外賓時曾提到過第三國際,評價了中國共產黨與第三國際的關系。毛澤東說:“第三國際兩頭好,中間不好。季米特洛夫同志是較謹慎的。日本投降前,第三國際解散了,我們的事就好辦了,就像生產關系改變了,生產力得到解放一樣。”(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