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朔風舞雪的上午,在臨潁南街村工作的朋友打來電話,邀我到他們那里的植物園游覽。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的南街村,雖沒去過,在朋友的經常描述中,已是耳熟能詳了。特別是那里的珍奇植物園,讓我向往已久,也就不顧天寒地凍,欣然前往。 車在今冬的第一場雪中行駛。剛轉彎進入南街村,眼前的景象和別處明顯不一樣了。樹木、街道、樓房、花園,像被施了魔法,整齊劃一,井然有序。周圍還彌漫著一種氣氛,神秘而嚴肅,還帶著久違了的時代色彩。盡管對南街村的共產主義模式建設,也了解一二,但親眼目睹此景,還是有點恍然若夢,如入桃花源。正在恍惚中調理時空的差異,就被早等候在植物園入口處的朋友,一下子拉進百花園。
外面冰天雪地,寒意襲人,園內芳草碧碧,鮮花盛開。從我們常見的梔子、百合、馬蹄蓮,到南國特色花卉杜鵑、紫荊花、茶花……不同緯度的花草植物云集一起,一朵朵一叢叢,色彩斑斕,爭奇斗艷。目光在花叢中留戀梭巡,“小心!”朋友提醒我,抬頭一看,差點撞在一棵椰子樹上,他嬉笑著打趣:“看清了,是真的椰子樹,可不是你們游園里的模型!痹瓉硪阎蒙碛趤啛釒б訄@了。
一棵棵高達十多米粗壯的椰子樹,在園內的石山旁,渠水邊,還有那郁郁蔥蔥的劍麻、棕櫚、開著團團絨球狀花蕊的鐵樹、連名字都頗感陌生的枇杷、橄欖……構成一幅美麗的南國風光。撥開牽牽繞繞的藤蘿綠幔,踏青石蜿蜒前行,邁過幾處拱形小橋,幾回夢中的榕樹撲入視野。形態獨特、枝葉繁茂的榕樹,奇異之處在于,枝條上面垂下無數氣生根,向下深入土壤,就會形成新的樹干,根盤枝錯,獨木成林,是植物界的一大奇特。我曾養過一盆景榕樹,盈尺之間縮影一方天地,后不知何故枯死了,讓我難過了許久。今在這里相見,倍感親切。榕樹旁邊,是一棵常綠大灌木:夏威夷的州花——扶;。這棵高約兩三米的罕見植物,開出一樹玫瑰紅的扶桑花,嬌媚而燦爛,使人流連忘返。前行左轉,過一穹隆型門框,里面種植著大片香蕉樹。這種熱帶水果因運輸便利,我們已是再熟悉不過了。但是,能親眼看到生長在樹上的香蕉,還真的不多。忙手扶蕉串,讓朋友拍照留念,感受那份南國的真實。在植物園的熱帶百果區,還見到芒果、龍眼、荔枝和楊桃,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有棵樹上結著拳頭大小青澀的果實,不知何物。朋友把我推到樹下看標示:人心果樹。哈,還真挺像。過去一直以為菠蘿是和椰子一樣長在樹上的,今日一見,不覺暗笑自己的淺見寡知,原來和我們種在地里的花菜差不多。
到了熱帶雨林區,徜徉在“扶疏似樹,質則非木,高舒垂蔭”的芭蕉叢中,當噴淋而下的水滴從闊垂的葉面上滑落,我連忙躲在葉下,著實感受了一下“雨打芭蕉”的古詩意境。潺潺流水繞竹而行,篩風弄月的青竹,可不是我們尋常見的那種,竹節短而外凸,名曰佛肚竹,其惟妙惟肖的造型,倒真像袒胸露腹的佛肚。
園內溫度漸漸高了些,空氣也干燥許多,幾株火龍果植物從一轉角處盤旋探出,到沙漠植物園了。這里很多品種,我們看起來并不怎么陌生,只是把見到的和它們一比,就不覺失笑了。這些放大了幾倍、十幾倍的仙人掌、仙人球、蘆薈……這些沙漠植物,生長在一堆堆隆起的沙石上。炎熱干旱的氣候,締造了它們如此個性的長勢。沙漠植物里開花的機會不多,幾處小而堅忍的花,在某個角落明艷地開著,點綴著這塊獨特的風景。
在沙丘一角,幾棵枝桿繁茂、光滑碧綠的植物,格外獨特。我不由駐足觀看,朋友介紹說是棵光棍樹,是地球上瀕臨滅跡的樹種之一,最能詮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理念的就是它吧。為在干旱環境保水抗旱,頑強生存下去,它通體不長一片葉子,連最微小的針狀物都在進化中退掉,枝干變成綠色來代替葉子進行光和作用。為了生存,如此決絕地將自己修煉成一種簡單又耐人尋味的物種,著實令人深思回味。
從植物園出來,轉瞬間,一方天地,兩樣迥然不同的風光。紛飛亂舞的雪花打在臉頰上,冰涼而真實。可我心里依然想著那榕樹、那芭蕉、那滿枝開的絢爛的扶桑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