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5月8日下午,毛主席會見了拉丁美洲的朋友。
時任新聞司副司長的熊向暉將會見內容寫成新聞稿件,送給毛主席過目。毛主席看后動筆修改了三個地方。當看到毛主席把稿件中“稱贊中國人民在毛澤東主席領導下取得的偉大成就”改為“稱贊中國人民在自己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熊向暉表示不理解,說:“昨天非洲朋友表達了他們‘對中國人民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敬愛’,這是原話,您把‘中國人民偉大領袖’這幾個字刪掉了,說要不得;今天拉丁美洲朋友‘稱贊中國人民在毛澤東主席領導下取得的偉大成就’,這也是他們的原話,也完全符合事實,我不理解主席為什么那樣改?”
毛主席說:“人家那樣講,我們不能那樣寫。我們搞了這些年的建設,不能說沒有成就,說‘偉大成就’就不符合事實,‘一窮二白’的面貌還沒有改變,有什么‘偉大’呀?”熊向暉說:“成就是‘中國人民在毛澤東主席領導下取得的’這符合事實吧?”毛主席說:“為什么一定要說毛澤東的領導呀,沒有毛澤東,中國人民就不取得成就了?這是唯心史觀,不是唯物史觀。我們把唯物史觀概括成一句話,叫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真正動力!瘜嵺`證明,過去打仗,靠的是人民;現在搞建設,靠的還是人民;一切成就都來自人民自己的努力。你不贊成?”熊向暉說:“唯物史觀并不否認杰出領導人的作用!泵飨f:“這是半截子唯物史觀。領導人和人民不能分開,也不能等量齊觀。領導人不應站在人民之上,不應站在人民之外,必須站在人民之中,是人民的一部分。所以‘中國人民在自己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其中包括了你們,也包括了我。如果脫離人民,做官當老爺,那就不能包括。總而言之,必須突出‘決定因素’,突出人民,決不要突出個人。” 偉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他奮斗了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