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故事
統御“權杖”
(接上期)毛澤東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急之秋,但他確確實實不負眾望。他指揮紅軍奇襲婁山關,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巍巍雪山,穿過茫茫草地,攻克天險臘子口,長驅萬里,一路雄風,粉碎數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戰勝無數艱難險阻,實現了史無前例的戰略大轉移,勝利地完成了亙古罕見、震驚中外的長征。 抗日戰爭期間,毛澤東致力于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系統地總結中國革命斗爭的經驗,從理論上闡明和回答了中國革命道路和斗爭策略問題。寫下了《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戰爭和戰略問題》、《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論聯合政府》等一部部不朽巨著。形成了馬列主義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體系。 毛澤東之所以能夠服眾率眾,最根本的就在于他總是比別人更早、更深刻、更全面地發現真理,掌握真理,并運用真理指導革命斗爭,爭取勝利。人們可以藐視至高無上的權力,也可以不屈服于殘酷的暴力,但是人們不能不服從真理。葉劍英曾賦詩曰:“導師創業垂千古,儕輩跟隨愧望塵”,表達他畢生追隨毛澤東為革命、為人民奮斗無悔的心情。一大批像葉帥這樣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老將軍們,跟隨毛澤東進行了艱苦卓絕而波瀾壯闊的歷史大進軍,譜寫了跌宕起伏而氣壯山河的英雄交響曲,他們對革命、對黨、對毛澤東的信念和感情卻始終不渝,無悔無怨。羅瑞卿大將在重新恢復工作后,第一次驅車路過天安門時,命令司機停車,他走下車,舉起右手莊重地向高懸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畫像行了一個軍禮。王震將軍生前曾說:毛主席比我們早看五十年。 毛澤東的統御謀略奧妙何在?就是靠真理服眾,靠高明的方略率眾。真理,是毛澤東統御的有力“權杖”。(完)(彩虹/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