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沁園春·雪》 |
|
|
|
|
|
|
 |
|
那末,一定形態的政治和經濟是首先決定那一定形態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態的文化又才給予影響和作用于一定形態的政治和經濟。馬克思說:“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而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他又說:“從來的哲學家只是各式各樣地說明世界,但是重要的乃在于改造世界。”這是自有人類歷史以來第一次正確地解決意識和存在關系問題的科學的規定,而為后來列寧所深刻地發揮了的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之基本的觀點。我們討論中國文化問題,不能忘記這個基本觀點。
這樣說來,問題是很清楚的,我們要革除的那種中華民族舊文化中的反動成分,它是不能離開中華民族的舊政治和舊經濟的;而我們要建立的這種中華民族的新文化,它也不能離開中華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經濟。中華民族的舊政治和舊經濟,乃是中華民族的舊文化的根據;而中華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經濟,乃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的根據。
所謂中華民族的舊政治和舊經濟是什么?而所謂中華民族的舊文化又是什么?
自周秦以來,中國是一個封建社會,其政治是封建的政治,其經濟是封建的經濟。而為這種政治和經濟之反映的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則是封建的文化。
自外國資本主義侵略中國,中國社會又逐漸地生長了資本主義因素以來,中國已逐漸地變成了一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現在的中國,在日本占領區,是殖民地社會;在國民黨統治區,基本上也還是一個半殖民地社會;而不論在日本占領區和國民黨統治區,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優勢的社會。這就是現時中國社會的性質,這就是現時中國的國情。作為統治的東西來說,這種社會的政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其經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經濟,而為這種政治和經濟之反映的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則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
這些統治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形態,就是我們革命的對象。我們要革除的,就是這種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政治、舊經濟和那為這種舊政治、舊經濟服務的舊文化。而我們要建立起來的,則是與此相反的東西,乃是中華民族的新政治、新經濟和新文化。
那末,什么是中華民族的新政治、新經濟,又什么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呢?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