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沁園春·雪》 |
|
|
|
|
|
|
 |
|
要求,是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道路;然而這種革命,已經不是舊的、被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建立資本主義的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被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在第一階段上建立新民主主義的社會和建立各個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國家為目的的革命。因此,這種革命又恰是為社會主義的發展掃清更廣大的道路。這種革命,在其進行中,因為敵情和同盟軍的變化,又分為若干的階段,然而其基本性質是沒有變化的。
這種革命,是徹底打擊帝國主義的,因此它不為帝國主義所容許,而為帝國主義所反對。但是它卻為社會主義所容許,而為社會主義的國家和社會主義的國際無產階級所援助。
因此,這種革命,就不能不變成無產階級社會主義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中國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這一正確的命題,還是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國第一次大革命時期,就提出了的。這是中國共產黨人提出,而為當時一切參加反帝反封建斗爭的人們所贊成的。不過那時這一理論的意義還沒有發揮,以致人們還只是模糊地認識這個問題。
這種“世界革命”,已不是舊的世界革命,舊的資產階級世界革命早已完結了;而是新的世界革命,而是社會主義的世界革命。同樣,這種“一部分”,已經不是舊的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這是一個絕大的變化,這是自有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以來無可比擬的大變化。
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這一正確的命題,是根據斯大林的理論的。
斯大林還在一九一八年所作十月革命一周年紀念的論文時,就說道:
“十月革命的偉大的世界意義,主要的是:第一,它擴大了民族問題的范圍,把它從歐洲反對民族壓迫的斗爭的局部問題,變為各被壓迫民族、各殖民地及半殖民地從帝國主義之下解放出來的總問題;第二,它給這一解放開辟了廣大的可能性和現實的道路,這就大大地促進了西方和東方的被壓迫民族的解放事業,把他們吸引到勝利的反帝國主義斗爭的巨流中去;第三,它從而在社會主義的西方和被奴役的東方之間架起了一道橋梁,建立了一條從西方無產者經過俄國革命到東方被壓迫民族的新的反對世界帝國主義的革命戰線。”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