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沁園春·雪》 |
|
|
|
|
|
|
 |
|
由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資產階級,是受帝國主義壓迫的,所以,雖然處在帝國主義時代,他們也還是在一定時期中和一定程度上,保存著反對外國帝國主義和反對本國官僚軍閥政府(這后者,例如在辛亥革命時期和北伐戰爭時期)的革命性,可以同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聯合起來,反對它們所愿意反對的敵人。這是中國資產階級和舊俄帝國的資產階級的不同之點。在舊俄帝國,因為它已經是一個軍事封建的帝國主義,是侵略別人的,所以俄國的資產階級沒有什么革命性。在那里,無產階級的任務,是反對資產階級,而不是聯合它。在中國,因為它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是被人侵略的,所以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還有在一定時期中和一定程度上的革命性。在這里,無產階級的任務,在于不忽視民族資產階級的這種革命性,而和他們建立反帝國主義和反官僚軍閥政府的統一戰線。
但同時,也即是由于他們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資產階級,他們在經濟上和政治上是異常軟弱的,他們又保存了另一種性質,即對于革命敵人的妥協性。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即使在革命時,也不愿意同帝國主義完全分裂,并且他們同農村中的地租剝削有密切聯系,因此,他們就不愿和不能徹底推翻帝國主義,更加不愿和更加不能徹底推翻封建勢力。這樣,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兩個基本問題,兩大基本任務,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都不能解決。至于中國的大資產階級,以國民黨為代表,在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七年這一個長的時期內,一直是投入帝國主義的懷抱,并和封建勢力結成同盟,反對革命人民的。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也曾在一九二七年及其以后的一個時期內一度附和過反革命。在抗日戰爭中,大資產階級的一部分,以汪精衛⒀為代表,又已投降敵人,表示了大資產階級的新的叛變。這又是中國資產階級同歷史上歐美各國的資產階級特別是法國的資產階級的不同之點。在歐美各國,特別在法國,當它們還在革命時代,那里的資產階級革命是比較徹底的;在中國,資產階級則連這點徹底性都沒有。
一方面——參加革命的可能性,又一方面——對革命敵人的妥協性,這就是中國資產階級“一身而二任焉”的兩面性。這種兩面性,就是歐美歷史上的資產階級,也是同具的。大敵當前,他們要聯合工農反對敵人;工農覺悟,他們又聯合敵人反對工農。這是世界各國資產階級的一般規律,不過中國資產階級的這個特點更加突出罷了。
在中國,事情非常明白,誰能領導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誰就能取得人民的信仰,因為人民的死敵是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而特別是帝國主義的緣故。在今日,誰能領導人民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并實施民主政治,誰就是人民的救星。歷史已經證明:中國資產階級是不能盡此責任的,這個責任就不得不落在無產階級的肩上了。
所以,無論如何,中國無產階級、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小資產階級,乃是決定國家命運的基本勢力。這些階級,或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