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份以來,包裝廠進入了產銷兩旺的大好時節,在人員少、任務重的情況下,包裝廠運用“兩參一改三結合”的管理方法,充分發揮職工作用,多措并舉積極應對,全員齊心協力、加班加點,確保順利完成生產任務。
在生產一線,最忙的要數釘箱工段。雖說已有五臺釘箱機,但由于訂單多、人員少,現有設備已經不能滿足生產需要。廠領導了解情況后,立即派人又安裝了兩臺釘箱機。另外,又從生產一線合理調配三名人員補充到釘箱工段,由原來的一個班擴充為兩個班,日產量由原來的3萬多只箱子增長為7萬多,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產量。
包裝廠后勤人員是一支突擊隊,能夠勝任各種臨時性任務。目前正是生產高峰期,全體干部和后勤人員在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包裝廠廠長鄧富山的帶領下,在忙完本職工作后,就積極支援一線。不管活兒多累、加班多晚,全體后勤人員都能愉快地接受任務,沒有怨言。后勤人員編成三個班,六個人一班,一人一臺車,分白班和夜班晝夜工作,大家與一線職工同吃同干,捆箱子、捆紙板、碰線、拉車、擺垛、穿手提扣,一刻不停,真正做到了“哪里人員緊,后勤人員頂”,確保了任務的順利完成。期間,有的同志感冒了,有的同志手磨破了,還有年齡稍大點的同志干一天累得腰酸背疼,但沒有一個人喊苦叫累的,也沒有一人請假。廠長鄧富山白天忙完工作,晚上就到車間同職工們一起干活;李巧平患了感冒,但仍然到車間幫忙捆箱子;趙軍磊、賀晉元、谷紹勛、潘紅玉、邢花等也都是帶病參加義務勞動;任秀芹、李枝玲在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兒的情況下,仍然擠時間到一線幫忙。職工紛紛說:“黨員干部和后勤人員吃苦耐勞的精神很感人,就是再苦再累,我們也要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