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廠如家 敬業奉獻——記調味品公司包一車間操作工張曉麗
朱春景 張曉麗家住臨潁縣城關鎮吳寨村,現為調味品公司包一車間內供班組的操作工。作為普通的一線員工,她遵章守紀、團結同事,始終保持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老老實實做人,兢兢業業做事,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地付出。 張曉麗1999年進入南街村,于2014年調入調味品公司。20多年來,受南街村紅色文化熏陶,南街人勇于吃苦、樂于奉獻、敢于拼搏的精神使她感受頗深,張曉麗嚴格鞭策自己,以強烈的責任感投入工作,做事勤快、刻苦鉆研,積極學習工藝標準和操作技術,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虛心向老員工請教,生產過程中看到哪個崗位人員緊缺就主動前去幫忙,很快成為單位技術能手和生產骨干。 在生產過程中,張曉麗嚴格執行工藝標準,對于不合格產品堅決不讓其流入下道工序。她負責兩臺全自動包裝機,機器只要開起來,她就沒有閑的時候,調整機器,檢查包裝出來的產品外觀,還要定時抽檢產品,做好生產紀錄。對待產品質量,她更是一絲不茍,每次抽檢,總是認真細致,每一小包都要檢查。有一次在自檢時,張曉麗發現生產的小包裝調料,十包的計量完全符合質量標準,但單包計量時有的偏高,有的偏低。看著已經裝好的一筐成品,她決定全部都檢查一遍,將有偏差的全部挑揀出來。在一旁的同事看到后說,按照工藝標準就是十包放一起稱,現在剛好符合標準,你怎么還要每包都再稱一下,太麻煩了,一點點偏差不礙大事兒。但張曉麗卻堅定地說:“雖然十包稱重符合標準,但單包計量偏差明顯,一旦流入市場,遭到客戶投訴,那后果不堪設想。”張曉麗利用休息時間,把一筐成品都重新一一稱量,將有偏差的全部都挑選出來撕毀,重新包裝。在抽檢時,別人都是半小時抽檢一次,她十分鐘二十分鐘就要抽檢一次,確保產品質量達標。 張曉麗家離廠里比較近,只要車間通知義務活兒,她總是第一個趕到廠里搶著干。特別是每到節假日車間放假,從方便面廠拉回來的周轉筐全部堆在院內,她總是主動把筐擺放好并拉回倉庫。有一次下班回家天氣忽變,眼看暴雨就要來臨,張曉麗忽然想起今天廠里拉回來的一批清洗過的周轉筐沒有入庫,就快速趕到廠里一邊收拾周轉筐,一邊給拿著倉庫鑰匙的質檢員打電話。她們兩個人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時間內將所有周轉筐拉回了倉庫。 包一車間作為年后調味品公司的第一個復工車間,張曉麗第一個報名積極復工。為了確保車間生產環境干凈無污染,每天早上她提前半小時來到車間,用酒精對車間現場工具設備、更衣室進行消毒,下班再進行一遍消毒,總是最后一個走。由于第一批復工人員少,她主動要求操作3臺包裝機,下班后又主動留下幫忙入成品。在一次擺成品筐時,張曉麗不小心扭到了腰,但她強忍著疼痛繼續工作,班組長看到后讓她回家休息,也被她婉言拒絕了。張曉麗常說:“包一車間是個團結互助的車間,我離家近,早來半個小時,這是應該做的。” 做一行,敬一行,愛一行。張曉麗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做事,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卻以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愛廠如家的熱情感染帶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