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十年 ●衛生院 畢曉芳 時針不知疲倦地一圈圈旋轉,歲月的齒輪隨之緩緩轉動,不經意間,十年時光已悄然流逝。回首望去,這是我最幸運的十年、最美好的十年、最幸福的十年,也是我最拼搏的十年! 永遠也忘不了2015年4月1日,我帶著憧憬帶著興奮也帶著忐忑來衛生院理療科報到,從那一天起我正式成為南街村的一名員工。出生在與南街村毗鄰的邢莊村的我,自小就聽著南街村的傳奇、吃著南街村的方便面長大,當那一天我穿著白大褂站在衛生院門口拍了來到南街村的第一張照片,心里就從那一刻起,立志要扎根南街村、融入南街村,開始我新的人生旅程。 十年的時光,見證著理療科一步步成長為中醫館;十年的時光,我從青澀懵懂趨向成熟穩重。最初,理療科只有我和王彥偉主任、王金花醫生三人。主任統籌全局,金花嬸負責針灸,我主要推拿按摩。我們科以腰腿疼、頸椎患者為主,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后來因偏癱患者逐漸增多,院領導派骨干人員王煦元、晁暉去鄭州、漯河大醫院進修康復醫學,開展康復治療工作,我們科室也逐漸增加到十二人,一躍成為衛生院的大科室。我們團結協作,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真正讓患者感受到親如一家人的溫暖與關懷。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越來越多的患者慕名而來,我們也在忙碌的工作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工作的幸福! 十年的時光,見證著我的成長。自2015年我在科室看到第一張村報,觸發我寫作的欲望,十年的時間,村報一直陪伴著我,成為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永遠忘不了我的第一篇散文《放手》發表在村報上時,我激動得徹夜難眠,對于一個十幾年沒有拿筆沒有看書看報的人,這是多大的鼓舞啊!我也忘不了編輯老師第一次在報社對我的諄諄教誨,“曉芳,你的激情滿滿,但寫作一定要深入,文章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通過寫作,更好地認識自己,實現自我成長和自我認知。”十年了,多少次我倦怠不前,多少次自我放松時耳邊就會響起編輯老師的話,我重新鼓起力量,不辜負老師對我的期望和教誨。我也從一名通訊員成長為漯河市作協的會員,如果我沒有來到南街村,這都將是遙遙無期的幻想。 十年的幸福,最重彩濃墨的一筆是兒子的成長。因為我喜歡村報,每一期的村報我都會拿回家和兒子一同分享,特別我總在兒子面前“炫耀”我寫的文章,兒子從躍躍欲試到第一首詩發表在村報,只要是他自我感覺良好的文章總讓我推薦給編輯老師。2024年9月,已上高中的兒子寫的詩歌《軍訓感懷》再次發表在村報,我的幸福感爆棚,村報不但是我的良師益友,也是兒子成長之路的明燈。 十年時光如歌,也見證了許多難忘的時刻:紅歌展演、五一匯演、七一演講、三年抗疫……這都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而未來的十年,又將是一段全新的旅程。但我堅信,在紅色的南街村,在幸福的南街村,我們共同懷揣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夢想的執著,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精彩、越來越幸福!
|
|
|
|
|
|
作者:admi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