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欲色香久久_一级透明内内特黄A片_97偷自拍亚洲综合图片_免费一级片每日更新 - 欧美美图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南街村要聞
南街村報
社會各界看南街村
領導視察
南街村人自己編的書
聯系我們
網站留言
 相關文章
·調味品公司 抓關鍵工序
·職工食堂“抓堵查”工作大盤點
·抓質量 貴在嚴
·堅守崗位過元旦
·南街村景區迎新年迎來多批考察
·南街村產品助力幼兒園迎元旦活
南街村報
  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走進南街村 > 南街村報 > > 2025年 > 第1417期
戲緣
更新時間:2025/5/9 8:12:18  |   閱讀:4   |   收藏  |   打印  |   關閉
關鍵詞: 目錄:2025年第1417期文化生活
戲緣
◆廣播電視中心  解麗
豫劇是河南人的最愛。南街人喜歡豫劇也像南街村“北京”方便面一樣出名,代表中國少兒戲曲最高水平的全國小梅花獎,南街村戲曲學校的孩子們已摘取了 82枚,其中金獎56枚,孩子們的實力可見一斑,南街村對戲曲的投入和重視可見一斑。村里不僅有戲曲藝術學校,還有戲迷協會,他們根植于這片紅色沃土,讓愛看戲、愛聽戲、愛唱戲的村民職工和周邊村莊老老少少的戲曲愛好者有了更多與戲曲碰撞的機會,以戲為緣,以戲結緣,盡情享受著戲曲給生活帶來的美好和樂趣。
我 們
我們是一群生活在南街村的“中年少女”,也是自發組織的南街村民模特隊成員,隊里有好幾個姐妹都是戲迷,那真是弦子一響,嗓子都癢。年初,班長提出“唱紅歌唱紅戲唱紅人”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團長”娟姐提議,大家這么喜歡唱戲,咱們可以排一出《五世請纓》。根據隊員數量,剛好能排一段其中的《拜壽》一折。她的提議讓大家既興奮又忐忑,因為喜歡聽戲、唱戲,并不代表就真的會唱會演。娟姐的話打消了大家的顧慮:南街村有戲曲藝術學校,有經驗豐富的老師,這么有利的條件,咱可以請戲校的老師教教咱呀。說行動就行動,我們的請求得到了戲校老師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南街村民版的《五世請纓》排練還真就開始了。每天晚上下班之后我們準時集合,既不影響工作,又能鍛煉身體;前半時走模特步,后半時按照戲校老師給我們的指點排戲。蘭菊嬸兒飾演佘老太君,我們分別飾演八個媳婦和八姐、九妹、穆桂英、小滿堂、老楊洪。剛開始,大家記不住唱腔,記不住戲詞,記不住表情,記不住動作,記不住自己的站位,記不住啥時候轉身,啥時候走位。更難的是水袖,看戲曲演員表演如行云流水,收放自如,可我們卻怎么也給它拾不起來。“團長”說,別慌,萬事開頭難,慢慢練,咱是誰呀?咱可是不怕困難的南街人,咱要拿出小時候胳膊上纏毛巾甩水袖的勁頭兒,肯定能練成。特別是蘭菊嬸兒,盡管已近古稀,可她對戲曲那種發自內心的熱愛,排練中對一些動作反復細摳的那股子投入和認真勁兒,讓人非常感動,也增添了大家的積極性和信心。隊員們無論角色大小,唱腔長短,無論站在前排,還是站在后面,對分配的角色都樂享其中,排練得極其認真。還有幾個姐姐很用心地把老師幫我們排戲的視頻發到群里,供大家學習觀摩。幾個月的時間里,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反復琢磨自己所飾演的角色和動作,大家相互提醒,相互配合,相互示范,反復練習,緊張而充實。當然,排練過程也充滿了歡聲笑語,隊員之間又增添了更多理解、信任、包容和真誠,大家在排戲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五一”期間,我們和藝術學校的節目一起,在南街村東方紅廣場毛主席像前演出。當走上舞臺,真的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時,每個參演人員似乎忘記了之前說的緊張,仿佛已經化身為保家衛國、英姿颯爽的楊門女將中的一員。演出得到了現場觀眾和直播間戲迷的稱贊,有人甚至現場向主持人打聽,這是戲校哪個班的?主持人風趣地說,她們哪個班的也不是,她們呀,就是南街村的村民,是戲迷!
他 們
他們是南街村藝術學校的老師。學校的淑琴老師、改民老師和雪平老師給我們指導,她們都是從村里最初成立文工團開始就來到南街村,因為對戲曲藝術的追求和熱愛,在南街村工作生活了幾十年。如今,她們教過的好多學生都已經考入全省甚至全國的專業院團,而她們依然堅守在戲曲教學的第一線。她們平時都有課,都是趁著上完課的空檔,加班幫助我們排練。對于我們這些戲曲表演上的“小白”,她們一句一句教唱腔表情,手把手教身姿身段,不厭其煩地糾動作、做示范……那種對戲曲的執著,對我們這些“學生”的負責也讓我們備受鼓舞。
他們是藝術學校的孩子們。“五一”演出時,是藝術學校中專班的孩子們幫我們化妝、包頭、戴頭面、穿戲服,他們動作麻利,一絲不茍;演出結束后,又有一幫年紀稍小一點的學生幫我們卸妝,把每一套戲服、每一副頭面都疊放得整整齊齊。在聊天中,知道他們有的四五歲來到學校,有的七八歲來到學校,有的已經在學校十幾年。孩子們的眼神真誠清澈,洋溢著健康向上、朝氣蓬勃的青春氣息。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孩子,有的看起來只有八九歲。在候場時,無論是誰,只要看到我們穿戴有不合適的地方,立刻走上來,不聲不響地幫著整理,讓我們驚嘆,這些孩子真是有禮貌有眼色。對此,學校的工作人員二娟深有感觸:孩子們來自安徽、駐馬店、周口等地,他們因為對戲曲的熱愛,小小年紀寄宿在學校,雖然遠離父母,但卻得到了學校老師如父如母一般的關愛,使他們從小養成自立、自強的習慣。學校還聘請省著名的戲曲表演藝術家們不定時到學校傳習授課,收徒授藝,教他們學唱戲、學文化、學做人,使他們快樂而又健康地成長。“五一”期間,孩子們演出了五天十場百余個節目,無論是器樂表演,還是文武大戲,讓周邊群眾、戲迷愛好者和到南街村旅游的游客都大飽眼福。孩子們在舞臺上的表演活靈活現,嫻熟流暢,精彩演繹著生、旦、凈、末、丑各個角色,展示出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真功夫、真水平。演出期間天氣不太穩定,有兩個下午氣溫高達30多度,穿著厚厚戲服的孩子有好幾個熱得幾乎中暑,他們也只是在演出空檔,在后臺喝點水,降降溫,喘口氣,就又精神抖擻地站在舞臺上。他們全身心地投入演出讓人感動,更詮釋了他們心中“戲比天大”“要對觀眾負責”的可貴精神,場場贏得掌聲不斷,滿堂喝彩,抖音直播間點贊爆棚。
他們是一群熱情的觀眾。有句俗話說:唱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這“一瘋一傻”的形象比喻,道出了演員和戲迷對戲曲的熱愛之情。每一場演出,無論是刮風還是高溫,舞臺前圍滿了坐著、站著的觀眾,《鍘西宮》《打金枝》《朝陽溝》《紅燈記》《三岔口》《拾玉鐲》……盡管好多唱段他們可能看了、聽了無數遍,但依舊沉醉其中。他們一邊跟著孩子們的表演小聲哼唱,一邊向身邊看戲的人介紹自己喜歡的演員:這是藝術學校最年輕最受歡迎的老師錢亞鵬,文武兼備;那個把西宮娘娘、金枝公主演繹得活靈活現的是楊亞鵬,還有那個演敫桂英舞長水袖的叫小胖兒,他們可都是男孩子呀,唱得演得可真好!還有那個金珠、紫瑤、瑞娜、嘉懿……扮相真美,嗓子真亮!咱真有福氣,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這么精彩的大戲,真是過足了戲癮!
演出結束的那個夜晚,我又來到流光溢彩的東方紅廣場,這幾天排戲、唱戲、演戲的過程歷歷在目,耳邊似乎還在響起豫劇那優美動人的旋律和陣陣鑼鼓鏗鏘。因為戲曲,我結識了一群熱愛生活的姐妹,認識了一群致力戲曲傳承的老師和熱愛戲曲的孩子們。看著眼前廣場上老少偕樂、寧靜祥和的場景,眼眶不由濕潤,想起艾青的那句詩:“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內心的感嘆油然而生:南街村,這片神奇的土地,她滿足了廣大村民職工對工作的需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使河南豫劇在這里得到發揚和傳承。
衷心祝愿我們南街人越來越幸福,祝愿藝術學校的孩子們學有所成,祝愿我們南街村越來越好!
 
 
作者:admin    
紅色南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