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楚女(1893—1927)
★豪言壯語 ★一個人從生到死,都要做對人民有益的正大光明的事情,雖然肉體死去,而精神是不滅的。 ★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做人也要像蠟燭一樣,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溫暖。
★光榮的一生 肖楚女:原名樹烈,又名肖秋,出生于湖北省漢陽縣鸚鵡洲。青少年時期,肖楚女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堅持自學了當時中學的理科課程。辛亥武昌起義時,他參加了陽夏保衛戰。辛亥革命后,肖楚女考入武昌實業學校學習蠶桑專業.畢業后,在《大漢報》和《崇德報》任編輯,經常用“楚女”筆名發表文章,鞭撻袁世凱政府的反動統治,傾訴對國家前途的憂憤。 1916年,肖楚女開始從事新聞工作。1920年初,肖楚女參加惲代英在武漢創辦的“利群書社”,開始走上有組織的斗爭道路。1922年,肖楚女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后,肖楚女根據黨的指示,先后到四川瀘州、重慶、萬縣等多所中學和師范學校任教,在教學活動中傳播革命思想,深受學生敬愛。1924年1月,肖楚女成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1924年8月,受團中央委派,以駐川特派員的身份全權負責四川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整頓和改組,發動革命斗爭,為中共四川省委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肖楚女沒有上過正規大學,但博學多才,馬列主義水平很高,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刊物的創辦者。他曾在四川兼任《新蜀報》的主筆,宣傳馬克思主義,揭露軍閥的黑暗統治和帝國主義的殘酷掠奪。他曾在上海協助惲代英編輯團中央機關刊物《中國青年》,號召青年學習馬克思主義,積極投身革命斗爭。他曾赴河南協助中共豫陜區委書記王若飛工作,主編黨的機關報《中州評論》。他也曾在大革命時期的廣州,協助毛澤東編輯過《政治周報》。他的文筆犀利,戰斗性很強,在社會各界影響很大。他在四川擔任《新報》主編時,發生了一件“楚女啟事”。當時作為《新報》主筆,他幾乎每天都以“楚女”之名發表文章。由于他文筆俊逸,邏輯性強,很快名聲大振。不少男青年猜測他是一位“楚楚動人的女子”,于是,一封封求愛信雪片似的飛到了編輯部。為了避免類似事情再發生,肖楚女只好在報上登了一則啟事:“本報有楚女者,并非楚楚動人之女子,而是身材高大、皮膚黝黑并略有麻子之大漢也。”一時傳為美談。 1924年至1925年,肖楚女與反對馬列主義關于階級和階級斗爭學說的戴季陶主義和國家主義派作了堅決斗爭。他在《中國青年》雜志發表了一系列文章,到一些大學演講,并奮筆疾書,出版了《國民革命與中國共產黨》和《顯微鏡下之醒獅派》等專著,對反動理論無情地批駁,捍衛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 1926年1月初,肖楚女到廣州,協助毛澤東編輯《政治周報》。5月,他擔任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專任教員,遵照所長毛澤東的意見,制訂教學計劃,并編寫教材。農講所工作結束后,肖楚女到黃埔軍校任政治教官,并兼任黃埔軍校國民黨特別黨部宣傳委員會的政治顧問,參加指導全校的政治工作,被譽為杰出政治教官。1964年初夏,毛主席在一次關于教育的談話中,曾回憶起肖楚女,他深情地說:“我是很喜歡他的,農民運動講習所的教書,主要靠他。” 1927年春,蔣介石在各地制造反革命慘案,肖楚女夜以繼日地撰文揭露反動派的罪惡。因過度勞累,肺病惡化,住進廣州東山醫院治療。1927年4月15日,肖楚女被反動軍警從病房拖走關進監獄。7日后,蔣介石電令將肖楚女秘密處決。 1927年4月22日南京石頭城監獄內,一排士兵站在刑場上,肖楚女、劉爾嵩、李森等40多名共產黨人和革命者,高唱著《國際歌》走上刑場。行刑官走到肖楚女面前說:“肖教官,你不是常把自己比喻為蠟燭,照亮別人,毀滅自己嗎?你這根蠟燭快要熄滅了,在這生死一瞬間,你愿意悔改嗎?”肖楚女高聲地說:“你們殺吧!真正的共產黨人是不怕死的!共產主義運動是鎮壓不了的!總有一天,人民會審判你們這班狗豺狼!”接著,他和同志們一起高呼:“打倒國民黨!”“中國共產黨萬歲!”壯烈犧牲。 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肖楚女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理論家、中國青年的良師益友、《中國青年》的創始人之一。他的名言“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正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而他倡導的“蠟燭精神”至今仍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奮斗不息! (羅擇/供稿 彩虹/整理)
內容共 21頁 | 當前在第 11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