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1899—1935)
★與親書
【獄中給全黨同志的信(節錄)】
同志們,越獄恐難可能,那時只有慷慨地就死了!我不能完成的工作責任,只有加重到同志們的肩頭上了。我這次最感痛苦的,就是失卻了為黨努力的機會!你們能夠為黨工作,為黨斗爭,那是十分寶貴的……我能放棄一切,惟革命事業,卻耿耿于懷,不能丟卻!同志們,十分親愛的同志們,請你們經常記起你們多年在一起奮斗的戰友們之慘死,提起奮勇的精神,將死敵的日本帝國主義趕快趕走吧!將萬惡的國民黨統治趕快推翻吧!謹向你們領導下的紅軍和工農群眾致熱烈的革命敬禮!
★豪言壯語 ★我真誠地愛我階級兄弟,愛我們的黨,愛我中華民族。為著階級和民族的解放,為著黨的事業的成功,我毫不稀罕那華麗的大廈,卻寧愿住在簡陋潮濕的茅棚;不稀罕那美味的西餐大菜,寧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稀罕舒服柔軟的鋼絲床,寧愿睡在豬欄狗窩似的住所!……一切難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這些都不能絲毫動搖我的決心,相反的,是更加磨煉我的意志!我能舍棄一切,但是不能舍棄黨,舍棄階級,舍棄革命事業。我有一天生命,我就應該為它們工作一天。 ★我們活著不能與草木同腐,不能醉生夢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為! ★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光榮的一生 方志敏,大多數中國人,對這個名字都不陌生,他代表的是一面旗幟,一面堅貞不屈、固守清貧的旗幟。他在監獄中所寫的《方志敏自述》、《可愛的中國》、《清貧》等文,體現了一個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堅貞與不屈。他曾說:“敵人只能砍下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為著共產主義犧牲,為著蘇維埃流血,那是我們十分情愿的啊!”這位英勇的革命戰士在艱難困苦之中淬火成鋼! 方志敏:1899年生,江西省弋陽縣人。“五四”運動以后,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1922年8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領導了被傳頌為“兩條半槍鬧革命”的漆工暴動,隨后又發動和領導了震撼贛東北的“弋橫暴動”,創建了革命根據地。后來根據地發展到閩浙(皖)贛四省九市50個縣,掀起了農民運動的高潮。方志敏先后任中共弋陽縣委書記、特委書記、贛東北省、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紅10軍、紅11軍政治委員,中共閩浙贛省委書記。 方志敏有著非常執著的革命信仰和人生追求。他很早就投身革命,他是江西農民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江西地方黨團創始人之一。他創建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早一批蘇維埃政權;創造了擁有“鐵的紀律”的紅10軍;創造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聲東擊西、避實就虛”的十六字戰略要訣。 方志敏在蘇區首創了股份制,發行了股票;首創了地雷戰,把人民戰爭提高到新水平;首創了對外開放的邊貿政策,形成了數條開放型貿易路線;首創了列寧公園,創辦了一批學校和文教衛生單位。他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贛東北實際相結合,創造了一整套建黨、建軍和建立紅色政權的經驗,毛澤東稱之為“方志敏式”的根據地。 1935年,為了完成掩護長征中的中央紅軍成功轉移的特殊使命,他帶領紅10軍團且戰且退,牽制住7倍于己的敵軍。敵我懸殊,戰斗慘烈,最終一萬多人僅有粟裕率領的400多人突出重圍。方志敏帶領先頭部隊奮戰脫險,但為接應后續部隊,復入重圍,最后他被圍困于皖贛山區,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被俘。被捕那天,兩個國民黨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塊懷表和一支鋼筆,沒有一文錢。誠如方志敏所說:“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和誘降,他正氣凜然,堅貞不屈。在被囚禁的最后歲月里,方志敏用手中的一支筆,作為戰斗武器,留給了后人無盡的思考。他在獄中寫下了不朽名篇——《清貧》、《可愛的中國》。他對革命的堅定信仰以及他對美好未來的企盼都在他的筆端流淌。這是他對自己一生清貧歲月的總結,更有對革命斗爭經驗的總結和反思。 這是一個共產黨人最后的內心獨白,關于信仰,關于操守,關于對國家民族深沉的大愛!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時年36歲,實踐了自己“努力到死,奮斗到死”的誓言。 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杰出的農民運動領袖,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和紅10軍團的締造者,方志敏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共產主義事業,英勇奮斗一生。作為農民運動的積極倡導者和推動者,方志敏同毛澤東、彭湃一起被公認為“農民大王”。毛主席稱贊他是“以身殉志,不亦偉乎”的人民英雄,葉劍英看了他的遺稿后,感慨萬千,把他喻為古代民族英雄文天祥之后的又一位民族英雄。 (羅擇/供稿 彩虹/整理)
內容共 21頁 | 當前在第 15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