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子侃(1912—1932)
★與親書
【給父親的信】 父親大人膝下:敬稟者,昨日大人到此相探,囑男在彼狗官面前書立悔過書,以求釋放出獄。舐犢情深,思之黯然。男午夜捫心自問,天良未泯,愛國無罪,今身在縲紲之中,固不知有何“過”之可“悔”!“悔過”也者,敵人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妄想淪全國人民于奴隸之境之大騙局耳,幸勿墮反動派之術為禱。男在獄中雖苦,尚幸靈魂潔白無瑕,故寧死而不求虛偽、卑污、罪惡的自由。大丈夫頭可斷,志不可屈也。男非敢故違嚴命,亦非不念慈母之恩與夫弟妹之親。然為國家為革命,也顧不得這許多了。望大人好好督促弟妹用功讀書,將來長大以后,一定要走上我所走過的道路。
★光榮的一生
鄒子侃:浙江臨安人,1912年9月出生在地主家庭。幼年受私塾教育,高小畢業后進杭州讀書。1925年考入浙江公立農業專門學校,開始接受進步思想。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擔任校黨支部書記,積極開展秘密工作。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學校黨組織被迫轉入地下。受上級指示,參與建立杭州筧橋平民學校,從事農民運動。1927年11月10日被捕囚于浙江陸軍監獄。其父要花錢保釋出獄,國民黨當局要他在自首書上簽名按手印,作為出獄條件,被他嚴詞拒絕。他在寫給父親的信中表明其志。長期的監獄生涯磨練,使他在政治上日趨成熟,在難友中樹立起較高的威信,逐漸成為獄中黨的領導人之一。1930年3月,他任獄中特別支部組織委員,同年底,任書記。黨組織決定內外結合破獄營救被捕的難友,他任破獄總指揮,組成了由70多名難友參加的破獄行動小組,制訂了具體行動計劃,準備了工具,進行了分工。不幸被叛徒告密,被傳訊,在監獄崗樓遭受鞭打,他忍住疼痛,機智地高喊:“典獄長說我們要越獄,這是血口噴人。”獄中支委和同志們聽到后立即消除破獄痕跡,轉移工具,使敵人查無證據。1932年2月2日,他在獄中壯烈犧牲,時年20歲。 (羅擇/供稿 彩虹/整理)
內容共 21頁 | 當前在第 16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